第87章 成书造势(2 / 2)

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0 字 2022-05-19

周钧明白了。

青莲居士原来是诗仙李白。

周钧又问:“李翰林现在身在何处?”

尹玉说道:“似乎是去了东都(洛阳)。”

虞珺娘打断道:“周二郎,先说正事吧。”

周钧反应过来,说道:“是了,戏本戏角已有,这服装、道具、乐工和舞台,却请诸位相助。”

虞珺娘朝尹玉说道:“西厢记初登戏台,需寻教坊相携。”

尹玉挺起胸膛,自信满满的说道:“这有何难,某归家言语一声,使那乐营将田公将军照护一二,易如反掌。”

周钧看了尹玉一眼,心中生疑。

也不知这尹公子究竟是什么来路,居然开口就使唤田公将军,难不成是自夸的诳言?

虞珺娘想了想,又对尹玉说道:“服装、道具和乐工倒也无碍,但这舞台落地处,需得在平康坊之中。”

尹玉问道:“为何要在平康坊?”

虞珺娘:“北里女倘若想要出坊,需请牒接牒,诸事繁复,还是在坊内开戏,要更加妥当一些。”

尹玉听了,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

周钧又道:“倘若借到了服装和道具,又请了乐工,最好能一起送到北里去。”

“这样一来,戏角也好试将一番戏服,再熟悉些道具的使用。”

尹玉记下,道了一声好。

在一旁一直都未说话的聂红鸾,突然开口道:“几位莫不是忘了些什么?”

周钧闻言转过头看向聂红鸾,心中细思了一遍。

聂红鸾说道:“西厢记初登戏台,就算牌子落放出去,长安无人识得这戏本,就算开戏了,又会有多少人来看呢?”

听了聂红鸾的话,周钧一怔。

的确不错,西厢记的名号,在宋元时期可谓家喻户晓,但在这唐朝,根本无人晓得。

就算开演前,四处造势,怕是到时候,也没有多少人会来看。

想到这里,周钧朝聂红鸾问道:“那依聂女真之见……”

聂红鸾笑着拍了拍西厢记的戏本,慢慢说道:“这戏正式上台之前,倒可以在这戏本上做一番文章。”

尹玉满脸的不解:“在戏本上做文章?”

周钧想了想,突然明白聂红鸾的意思了:“女真是想在开戏之前,先印册成书,造一番声势?”

聂红鸾笑着点头:“二郎知我。”

虞珺娘点头道:“这的确是个好法子。”

聂红鸾:“贫道倒是认识一家雕版作坊,多付些铜货,叫他们赶紧一些,怕是用不了多少时日,就能出第一版。”

虞珺娘听了,先是一喜,接着又皱着眉头问道:“西厢记倘若成书,那这笔著名录,当如何写?”

周钧板着指头说道:“主笔应当是六人,分别是邵县丞、尹公子、虞珺娘、聂女真,还有那中曲的两位都知。”

“至于辅笔,自是诗社中的其它成员。”

虞珺娘朝周钧说道:“二郎忘说了一人。”

周钧:“谁?”

虞珺娘:“你。”

周钧:“我?”

虞珺娘:“这西厢记的故事,还有这戏样,皆出自二郎之口,倘若记那笔著名录,怎可少了周衡才的名字?”

周钧听着,连忙摆手道:“西厢记的故事和戏样,某不过是无意间听过罢了,何须记到那笔著之中?”

尹玉没好气的说道:“是你的便是你的,为何又要假借他人之名,来折了自己的名声?”

周钧不知如何分辩,只是一个劲的苦笑。

聂红鸾站出来打圆场道:“不如这般可好?在西厢记的笔著中,将周二郎添为『稽录』一职,有稽查阚录之功。”

虞珺娘和尹玉听了,皆言善。

周钧见拗不过众人,便也同意了。